健康咨询热线:010-59625999 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:400-879-1964  投诉:010-86961336 支付中心 搜索 会员 招商代理
导医网首页 | 预约挂号 | 导医陪诊 | 定点医院 | 疾病大全 | 健康管理 | 健康资讯 | 在线问吧 | 视频咨询 | 妇科导医
您所在位置: 首页 >> 热点 >> 正文

女人唠叨的背后是什么


日期: 2013 - 10 - 29   作者:   来源:   责编: pwl   阅读次数:
本文摘要: 女人喜欢通过谈话来建立关系、巩固关系,在家里则喜欢通过絮叨来显示自己的领导地位,表达对男人的关心。男人则不这么想,无论他婚前多么能说会道、口吐莲花,婚后的男人更愿意直接说出自己的具体愿望,比如“今晚想和你一起出去吃饭”、“我想休息”、“我要开会了”。然而,女人受不了了,男人越是这样,女人越是有话要说。

  英国社会学家马克经过调查发现:男人每天的说话量,是女人的一半。但男人们也大多用于朋友圈中、工作中,而与爱人的聊天交流,每天可能不足15分钟,用词量不超过10%。

  男人有很多缄默的方法,每一种都可能是一次推心置腹的心灵对话的开始。前提是,你要知道他们真正想说什么,然后采取相应的对策。

  用沉默来抗议絮叨

  女人喜欢通过谈话来建立关系、巩固关系,在家里则喜欢通过絮叨来显示自己的领导地位,表达对男人的关心。男人则不这么想,无论他婚前多么能说会道、口吐莲花,婚后的男人更愿意直接说出自己的具体愿望,比如“今晚想和你一起出去吃饭”、“我想休息”、“我要开会了”。

  然而,女人受不了了,男人越是这样,女人越是有话要说。许多时候,因为女人的絮叨,家里与外面喧嚣的天空别无二致。男人这时候往往比女人显得更理性,面对女人的絮叨,他不会直接反驳——那无疑是在家里投下一枚炸弹;他也不会粗暴呵斥——那无疑是事倍功半的困兽犹斗。

  许多男人习惯选择沉默,一方面是用沉默来表达自己当时的情绪、思想和态度,另一方面就是故意以沉默来保持彼此的距离,女人会为此感到特别受伤。对此,女 人往往会说“他们没有感情,简直冷血”,这其实是一个误解。婚后的男人更习惯于用心去交流他们的情感和爱慕。女人絮叨得越厉害,男人会离你越远,虽然他沉 默不语,但心里已竖起一道“防护墙”。

  用沉默来调理身心

  男孩从小就接受着征服世界、顶天立地、承担责任之类的“脊梁”教育:当他们成人后,无论面对多么无奈的疲惫,多么艰难的挫折,多么残酷的打击,多么沉重的负担,多么巨大的压力……他们都不能像女人那样可以通过哭来宣泄,通过眼泪冲刷,通过倾诉排遣。

  他们唯一能做的,只有沉默。在沉默中反思,在沉默中调理,在沉默中蓄势,在沉默中舔吮伤口。

  因此,当男人拖着沉重的脚步回到家,当他坐在沙发上一言不发,当他对你的话语置若罔闻时,你千万别颐指气使、无事生非、浮想联翩,甚至耳提面命。说不 定,他刚刚结束与客户的谈话精疲力尽,或者正面临人生事业的蹭蹬,备感伤害困顿疲乏。这时,他沉默是为了休养生息,他是在沉默中获得新生。这时你不妨给他 一个小时的时间,让他和白天的工作彻底说“再见”,之后,他可能会对你的任何问题表现出惊人的兴趣。

  这里特别提醒一点,当男人身心疲倦 时,如果他还有兴趣看电视,那么千万不要在他看新闻联播时关掉电视机,然后关切地说:“累了,就早点休息吧,还看什么电视呢。”须知,事业型的男人大都对 政治比较关心,你这种“关心呵护”只能适得其反。但你可以在广告节目的空档中适量插入点安慰的话。

  用沉默来运筹帷幄

  你常常会发现自己熟悉的那个男人,说着笑着,突然沉默起来;家里热着闹着,他却坐在沙发上发呆;你热情洋溢地向他抛过去一串话,他竟毫无知觉。

  其实这个时候,沉默发呆只是男人的外表神情,说不定他的头脑里正想什么稀奇古怪的点子,或在思考某些古怪的问题,或者什么事触发了他的灵感。在他进入沉默的思索状态时,那是一种类似于“闭关修炼”的境界。

  他们不希望任何人把他从思索的状态中拉出来,更不希望有人打断或扰乱他在沉默中“修炼”。如果这时,你忍不住好奇冲动或者关心使然,向他提这样或那样的问题,比如,你正在想什么,说出来我帮你参谋参谋?或者你有什么话要说啊?你听到我的问话了吗?无异于自讨没趣。

  在男人们看来,这时候所有关心的、体贴的、善意的、好奇的问话,全如嗡嗡飞舞的苍蝇一样,扰人清静。这时,你就不妨当一个默默不语的随从吧。而你适时提供的轻松氛围,不仅会使他的沉默时间大大缩短,而且会让他对你感激不已。


上一条资讯:
下一条资讯:
中国导医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,仅为提供更多信息,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。转载需经中国导医网同意并注明出处。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,请联系我们。
    打印本页 】 【 关闭窗口 】 

人才招聘 | 联系方式 | 地方分站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Copyrights @ 2005-2016 东亚医讯-导医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216436号 京卫网审[2010]第0050号